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1).人工时效
(1)工艺:低温回火后,精加工前——加热材料至100-150度——保温5-20小时。
(2)目的:稳定精密制件的尺寸,消除残余应力
2).自然时效
(1)工艺:工件在室温条件长时间放置
(2)目的:释放残余应力,改善机械性能,稳定尺寸
发黑(发蓝)
(1)工艺:加热——碱性药液浸泡——形成氧化膜
(2)目的:表面防腐蚀,防锈
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电镀、电泳、抛丸、喷砂、抛光、阳极氧化、拉丝、蚀刻、喷涂、喷砂、烤漆、酸洗钝化等。
整体金属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真空热处理和调质处理等基本工艺。
A.退火:将金属或合金的材料或制件加热到相变或部分相变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B.正火:将钢加热到完全相变以上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C.淬火:将钢加热到相变或部分相变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表面精加工处理
A.切削和研削定义:利用刀具或砂轮对金属表面进行加工的工艺。效果:得到高精度的表面。B.研磨定义:是可以达到把金属表面加工成光滑面效果的工艺。效果:可以得到光面、镜面、梨皮面的效果。C.表面蚀刻定义:使用化学酸性进行腐蚀而使得金属表面得到斑驳、沧桑装饰效果的加工工艺。原理:用耐药薄膜覆盖整个金属表面,然后用机械或者化学方法除去需要凹下去部分的保护膜。接着浸入药液中,部分溶解而形成凹陷,获得纹样,然后用其他药液去除保护膜。表面层改质处理定义:表面层改质处理是通过化学或者电化学的方法将金属表面转变成金属氧化物或者无机盐覆盖膜的过程。效果:改变金属表面的颜色、肌理及硬度,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及着色性。表面被覆处理原理:通过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皮膜,然后改变金属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赋予材料的表面肌理、色彩等。